自由民主的時代,收入為何越來越不均?(下)
Oct月 2021年 君鑑機構-企劃部
點閱次數 : 1132      share :

 

上篇看了沒?(請選按↓)

自由民主的時代,收入為何越來越不均?(上)

 

 

看待問題:槓桿紅利

    錢賺錢容易,人賺錢很難,的確是一個存在的現實。「資本收入具有自我累積的性質,一年年下來,資本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會日益加劇。」(1)怕的是不均的現象使得人們覺得永遠都趕不上,因而深陷絕望,這也是皮凱提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》所論的主軸,他認為二戰後經濟成長率高(高 值,經濟成長率),各國政府對富人徵稅(低 值,財富報酬率),使得不均現象是緩和的;直到1970年代後,各國政府對財富減稅(推高 值),加上全球經濟危機致使經濟成長衰退,進而拉大了 和 的差距。因此皮凱提提意全球需要針對富人課徵財富稅。

 

    但若以平實的心看待,人本非生而平等。關於不均與平均,以及什麼是公平、平等?每個人努力程度?關乎效率和積極度等問題,可以試想:

 

    現代經濟學很多時候重視的是效率,而非分配。……在某些條件下,市場可以達成不浪費任何資源的效率性。問題在於,很多結果都有效率,包括分配非常不均的結果……要推助市場,政府需要進行重分配,從富人手上收取資源然後分給窮人。但是如果影響了人們的經濟決策,尤其是他們在工作上要投注多少心力,便有礙效率。因此若要達到理想結果,政府必須要做到挪動資源,但又不能導致人們因此改變行為。能做到這樣,市場就可以保證有效率,社會也就可以挑出所得分配平均的結果。政府可以進行實質重分配的方法,是對富人收入課稅,然後移轉給窮人。但經濟學家擔心的是,課太高的稅將會影響人們的行為,畢竟如果你賺得的部份要繳稅,那何必那麼認真工作?經濟學家討論的,是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取捨。市場一開始有效率(第一福利定理證明了這一點),但是當政府透過重分配介入,就損害了效率。因此重分配可以讓所得分配更平均,但是會拖慢經濟成長的速度。2

 

    這的確也是政策協調之間的難處

 

    在對目前整體的經濟現況與環境有較清楚的認識之後,回歸到買房的正題。我們改變不了別人,更改變不了外在環境,但我們絕對可以改變自己,並提早做規劃與準備。將槓桿(借錢)想成紅利,將壓力轉為動力。槓桿其實是個「意味深長的承諾」,也是以承諾換取資源。人生本會做出一連串的承諾和槓桿,躲避承諾和義務,結果反而限制了自己能力的發揮。

 

    誠然,槓桿需要權衡取捨

 

    槓桿像是具有魔力一樣,可以讓你原本的力量增加好幾倍,讓你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情。比方說,你有兩百萬元,現在你想買一間房子,如果不借錢的話,基本上很難買到房子,但若能槓桿,那麼你不僅能買到房子,還能住在條件更好的房子。運用財務槓桿可以讓我們住上原本負擔不起的房子。借錢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,以現有的收入和財富也許負擔不起學費,但完成學業拿到文憑很可能是邁向更高收入和更好生活的途徑。所以我們會借錢把握這個機會。這種想要借錢把握現有資源難以負擔的機會,也正是企業和企業家必須融資的道理,運用更多資源通常也能獲得更大報酬,遠勝於抱守固有格局。……生活上的槓桿表示完全不同規模的運作,那些承諾會帶來責任和義務,也會喪失掉一些自主權,帶來一些限制。這一切都取決於你認為自己會是什麼樣的人,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。

 

    槓桿紅利的道理還可以進一步延伸。主動進入嚴格要求的關係,做出承諾,很可能就會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。IBM公司創辦人華森(Thomas Watson)曾對年輕人說:「不要跟那些只是輕鬆相處的人做朋友,而是要結交那可以強迫你提升自我的人。」對那些既聰明又嚴属要求的人做承諾,這樣的承諾就很有幫助。可見,槓桿絕非零和遊戲3

 

    試想,「買房貸款的壓力」更具「生產力及提升自我標準」(嚴格強迫自己儲蓄以及在工作和專業上更加努力提升)外,「主動進入一種有意義的關係」對我們還有更多好處。「對他人承諾可以激發力量」,讓我們完成更多事情,也會帶來許多方面的成長茁壯,讓生活更充實美好。

 

 

結論:看似無解但毋須悲觀

    綜前所述〈NIMBYs in the twenty-first centuryNew research suggests rising returns on housing—not all wealth—may help explain rising inequality〉一文(全文見 住宅經濟KR091 附檔)認為皮凱提的「r > g」是忽略了房地產的因素,有些資本會碰到邊際效益的問題,因此回報率不見得都會一直往上升,不停上漲的房地產反而是財富增長快於經濟產出的原因。

 

    資本必然集中的趨勢,基本上是無法被抵擋的。畢竟,我們這個時代已不樂見再發生天大的動盪。資本主義的終結不會是歷史的終結,更不會是地球的終結,而且很可能也並非意味著人類的終結──儘管人類賣力摧毀自己的生存基礎。未來將會出現一種我們今天還不知道的體系,但這種體系也會讓那時候的人類大感驚訝。就如資本主義在1760年於英格蘭西北部形成時,沒有人預料到、沒有人計畫,但它終究出現了。人類既無法預見,也無法全面理解自己的文化成就,這也是人類令人著迷的特質。有人類的地方,其結果如何,便不得可知了。(4

 

    看了許多優秀的經濟學者與經濟著作,甚至是從古至今的所有思想家與學者們,發現到最後都不會有一個所謂的「正確答案」或「解決之道」。

 

    儘管有如皮凱提對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的呼籲,但這有可能落實嗎?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傑斯坦尼認為就目前而言,「有鑑於這些高高在上的巨人擁有的權勢和影響力,應該是非常不可能。」(5)甚至有時我們懷抱著如〈How to turn NIMBYs into YIMBYsTweaking economic incentives might help boost housing supply〉(6)一文所述之理想,希望將「NIMBY」(鄰避症候群)(7),轉化為「YIMBYS」(迎臂效應)(8),以讓更多住宅需求被滿足;然而這議題若放在台灣似乎總有推行上的困難,比如若在都市地區,大家通常會排斥社會住宅蓋在旁邊,擔心因此影響房價……,除非如《經濟學人》舉的瑞士的例子,給予當地居民願意接受的好處。(9

 

    如能建立一套良好的分潤制度,並得在初始規劃上保持信息的透明,興許這是一種最好的理想性,但也只能期許往這個方向前進。而在那最好的願想之前,也許不如懷抱「什麼才是完全正確的答案。在我看來,所有的經濟學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,那就是It depends(視具體情況而定)。」(10

 

    莎士比亞曾說:「一張臉是神賜予的,另一張臉則是自己創造的

 

    人們讀書和思考為何?為的是希望做出對自己更好的選擇,做出更準確的承諾,利用正確而正向的觀念,明白早日對人生做出規劃,負起責任,能夠使自己獲得更豐富的生活,而避免怨天尤人。永遠明白,我們能改變與掌握的只有自己。

 

    回到源頭想。也許正如同西元前蘇格拉底、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哲人思考的起點,都是從關懷人類生命、生存和生活等最基本的問題開始出發。也許直到廿一世紀的現在,我們依舊為了這些問題而奮鬥,想著人類如何生活得更美好?更幸福?這些問題如同一株樹木,由根開始長成,岔出許多分枝,而無論眾聲如何喧嘩,開枝如何散葉;相信人類智慧,終會使這些根苗長成一棵棵姿態各異的林,健康而美麗的樹。

 

 

 

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═

1.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 何帆:《大局觀:真實世界中的經濟學思維》,台北: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,20199月,頁332-334

 

2. [] 奈爾傑斯坦尼(Niall Kishtainy)著,吳書榆譯:《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:倫敦政經學院教授,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,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》,台北: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201811月,頁312-318

 

3.「但是現代金融顯示槓桿還是另有文章,也許可以說是運用槓桿的紅利。經濟學家麥克詹森(Michael Jensen)在觀察企業太少運用桿後,提出結論說槓桿其實幫助我們解決現代資本主義的一些主要問題。他認為經理人並不總是在為股東服務,這是我們之前談過的委託代理問題。經理人不願運用槓桿,表示他們是為了進行一些不是對股東有利的活動,因此才不想承擔過多的責任和義務。運用槓桿的自然結果是它可能會限制住經理人的能力,讓他沒餘裕再去做些圖利自己而非股東的事情。其實槓桿就像是把經理人的雙手綑起來,施加紀 律,讓他們好好地服侍主人。以詹森的話來說就是『害怕無力償還的威脅正是一種有效的動力,會讓組織更有效率。』」「個人生活中的槓桿也有類似好處。詹森所說的紅利,是因為經理人自身盤算與股東利益的矛盾衝突所產生。而我們個人身上就常常會發生這樣的衝突。我們常常知道某些事是正確的,甚至也知道應該那麽做,但因為種種原因就是辦不到或沒有採取行動,例如:應該定期運動、不要吸菸、要多花點時間陪陪小孩等。事實上,我們很多人在自我控制方面都有點問題,而最好的解決辦法,正如許多研究都指出的,就是對別人做一些有意義的承諾,才能確保自己會去做那些對的事情。這裡所說的承諾,可能是跟朋友打個很昂貴的賭,花大錢加入 運動俱樂部會員,或者是參與強迫儲蓄計畫。這樣的承諾就跟現代企業融資舉債一樣,可以限制選項浮濫,讓你不再茫然,不知所從,進而提升採取正確行動的機會。」詳見[] 米希爾.德賽(Mihir A. Desai)著,陳重亨譯:《金融的智慧:結合文學、歷史與哲學的哈佛畢業演講,教你掌握風險與報酬》,今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,20201月,頁198-225

 

4. [] 烏麗克.赫爾曼(Ulrike Herrmann)著,賴靜雅譯:《資本的世界史:財富哪裡來?經濟成長、貨幣與危機的歷史》,頁288

 

5. [] 奈爾傑斯坦尼(Niall Kishtainy)著,吳書榆譯:《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:倫敦政經學院教授,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,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》,頁318

 

6.How to turn NIMBYs into YIMBYsTweaking economic incentives might help boost housing supply,《The Economist》,2021911日。全文:https://reurl.cc/6DEmdb

 

7.NIMBY」(鄰避症候群Not In My Back Yard,意為「不要在我家後院」。又稱為Locally Unwanted Land UseLULUNot On Our StreetsNOOS),詳參:https://reurl.cc/Krpgge

 

8.YIMBYS」(迎臂效應Yes In My Back Yard,意為「在我的後院」),為「NIMBY」反義詞,詳參:https://reurl.cc/vgeNrl

 

9. 關於NIMBYSYIMBYS議題,一般民眾容易因資訊和相關知識不對稱而不太信任政府或發起人。在基層社會中,狹隘或自我保護之觀點(不要蓋在我家後院、為什麼要由我們來承擔?諸如此類)容易群起認同與發聲,甚至被地方政治人物操縱。這類議題,若非是會危害身心的建物(如焚化爐、核電廠、殯葬業、垃圾場、屠宰場等嫌惡設施),主要還是人們情緒性和心理的反彈等問題,但這種對抗性情緒與主觀預期易加劇社區之惡性循環。避免的方法,確實如《經濟學人》指出,建立一套良好的分潤制度。並得在初始規劃上保持信息的透明。選址的方式、責任與辦法等決策決策得融合政府、相關機構、行業專家和普通公眾的意見,確保項目用地部門(或建設方)與居民雙方準確傳遞與共享相關信息、相互信任、妥協,努力形成數方滿意的局面。並盡力做到合情合理,除滿足設施建設的技術要求,也需要考慮自然環境(包括景觀、生態環境)、城市(鄉鎮)甚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、法律、政治等方面的要求。加強宣導教育。政府、企業和民眾間有良性互動,確認若非自願性的地區,其社區居民願意接受的補償為何?(金錢?環境?發展機會?)都是可以進一步思考的。詳參:https://reurl.cc/0x2Ypo

 

10.何帆:《大局觀:真實世界中的經濟學思維》,頁332-334

 

 

 

回顧上篇(請選按↓)

自由民主的時代,收入為何越來越不均?(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