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屋時期的儲蓄方法(含支出預算表)
Jun月 2020年 君鑑機構-企劃部
點閱次數 : 9759      share :

  

  每個人有一樣的時間,大部分的人也都一樣得靠自己打拚,努力工作賺錢並「存錢」,才有「購買能力」,也才可能「圓買房夢」。

 

儲蓄是一種克制慾望的修練

  取決於你有資產沒資產往往並不是看你的收入有多少,而是你的存錢能力有多少?比如A月入10萬,B月入5萬,難道A就會比B有錢嗎?絕不盡然!因為A可能是月光族,但是B省吃儉用就為了實現買房夢;A把錢當成眼前的消費,B很早存下頭期款,存夠了就買房固定繳貸款,5年一晃而過,B不僅擁有了房產,房子的價值也逐年增值,而收入比B多一倍的高薪族A,到頭來,什麼都沒有。所以若想要買房,請先把「儲蓄」觀念擺在最前頭!如果做不到,甭都別說,夢也別做。

    其實,儲蓄說起來,一方面是「實際的行動」,另一方面就是對自己進行「克制慾望的修鍊」,這是個人「堅持信念的體現」。這樣的神經機制在腦神經科學上是有根據的。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其他的動物,就在於人有自制力與意志力!(否則你應該不會看到有哪隻狗為了度過寒冬預先為自己儲備糧食吧?)在人的額頭和眼睛的正後方,名為「前額葉皮質」的地方,其皮質區隨著人類的演進一路進化,因此在演化史上,從主要掌管肢體動作(走路、跑步、伸手取物、推拉等動作),為初始的自制力;隨著皮質區的體積增大,它逐步發展出新的控制功能(注意力、思想和感受等),因此進一步加強行為控制力。史丹佛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沙波斯基(Robert Sapolsky)主張,現在人腦中前額葉皮質的主要職責,是引導人的大腦,也就是引領你,去做「比較困難的那件事1

 

把儲蓄當成固定支出

  儲蓄的首要動作,是先釐清「儲蓄方法」。

  一般人常見的儲蓄方式為:「收入-支出=儲蓄」,其實是錯誤的!因為這種存錢方法,很容易什麼都沒存到,畢竟生活處處充滿誘惑,如果錢擺在那裡,就容易形成「衝動性消費」,故始終無法存錢。但若將薪水在領到的當下,就馬上當成固定支出「存起來」(隱沒不見,也萬不能動,當成就是花掉了,沒有這筆錢),那麼便可有效控制衝動型花費,也會因為收入「銳減」,而會謹慎分配使用自己的錢財。綜以上可知,檢視自己的財富並不是看月薪高不高,而是應該看自己的「資產淨值」,這個淨值的大小,與「自制力」是成正比的!

  請參看我們所設計的圖解,可以更清楚理解。

    (圖一)為「收入-支出=儲蓄」這是錯的!

    由這樣的公式「A-(B+C)=Y」來看,會發現夫妻兩人的收入即便有10萬(A),但減去固定支出(B)和生活費用(C),到後來的儲蓄(Y)只剩下5,000元,等於月光光。

 

正確的儲蓄公式為:「收入-儲蓄=支出」

    但若經調整為(圖二)公式「收入-儲蓄=支出」

    則「A-X=A’,A’-(B+C)=Y」,意即夫妻每月總收入10萬(A),先扣去「優先儲蓄」(X)之後,存起來(視而不見),等於夫妻每個月的總收入變為8萬(A’),接著一樣減去「固定支出」(B),然後才是各種生活費用的「評估」(C),評估什麼呢?評估就是檢視自己有什麼是必須買?還是只是想要買?比如:民生用品需要每個月大量購買嗎?花在每餐飲食的預算?看到網購吸引人就買?還是買前先檢視荷包?其他娛樂同理,只要手上的錢有限,便必須先考慮自己還剩下多少錢能使用。

    經過此番調整,可以看看(圖二),在預設自己總收入降為8萬的狀況下,扣去固定支出還有17,000,這些錢可以用來做為其他生活費用的預算支出。若買房後,需繳貸款,這樣的儲蓄支出預算表就很管用因為那筆從領薪一開始即扣下的2萬,再加上租屋的2萬,那麼就有4萬是可作為繳房貸的金額。這樣的月繳金額可以買什麼價格的房子呢?可對照(KR055)〈把自己的人生算一算:我所能負擔的房產與房貸〉一文中的試算表格,發現如此可買1,200萬的房子。現今的房貸利率又比往年更低了,假設若以1.6%利率貸款8成來看,本息攤還月繳3萬3,若前3-5年只付息則月繳1萬2。

 

對自己嚴格,就是對自己寬容

    「對自己嚴格,就是對自己寬容」,為什麼這麼說呢?這頗有些二律背反的況味。也許,當你用這個方法公式開始實踐時,你是痛苦的,因為這意味著必須要克制自己、磨練自己,讓自己用比較少的錢過生活,但你會有個更美好而巨大的目標,此即「延遲享樂」(delayed gratification)2的精神試煉。若想獲得,就得經歷試煉,天經地義!現在開始對自己嚴格一點,時間一長,「自律」自然成為一種「習慣」和「生活方式」,相信你的人格和智慧也會跟著變得更加完美;這時回過頭來看,當自律儲蓄變成一種習慣,儲蓄對你而言就不是一件特難的事情了!明瞭之後就請為自己規劃一張「購屋時期的儲蓄/支出預算表」吧!GO~

    (1) 立定目標(寫出來、實際規劃時程表)

    (2) 用本文表格規劃自己的儲蓄/支出預算表

    (3) 不「優先儲蓄」的錢(把儲蓄當作固定支出)

    (4) 收支透明,更能反省並調整自身財務

    (5) 自律變成習慣,夢想有期可達

    (6) 好習慣影響到整體人生觀,全面提升

 

───────

註1. 人類的前額葉皮質區並不是一團充滿灰質的完整區塊,而是由三個主要區域所構成,分別負責執行「我要去做」、「我不去做」及「我真正想做」這三種力量。前額葉皮質接近左上方的那塊區域,專門發揮「我要去做」的意志力。它幫忙人開始並持續完成無聊、困難或充滿壓力的工作。位於前額葉皮質的中間部位,它專門記住你的目標和願望這塊區域決定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,當這些皮質細胞愈快開始指揮,你展開行動或抗拒誘惑的動力就愈強。即使大腦中的其他部位一直不斷慫恿你:「快吃下去!快喝一口!快抽那根菸!快買下來!」前額葉皮質的這塊區域會記住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詳參凱莉‧麥高尼格(Kelly McGonigal)著,薛怡心譯:《輕鬆駕馭意志力: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》,臺北:先覺出版有限公司,2019年10月。作者為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健康心理學家,他指出本書要獻給「每一位曾經在誘惑、上癮、拖延、動機中掙扎的人。換句話說,就是我們每一個人。

註2. 1960年代末期,美國西岸知名學府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華特‧米歇爾(WalterMischel),針對4歲幼童進行了一項「延遲享樂」(delayed gratification影響人生成就的實驗。研究發現能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,依然忍著不吃棉花糖的小孩子,在個性上比較能夠自律,他們願意忍受一時的「痛苦」(沒馬上吃到棉花糖),來獲取更大的甜美果實(吃到2顆棉花糖),延遲享樂的時間。因此這1/3的小孩普遍的表現都比另外2/3的小孩還要好,因為他們從小就懂得等待、懂得要將眼光看向更遠、更大的目標、懂得拒絕眼前唾手可得的誘惑,因此願意花更多的精神去努力對抗這個誘惑,所以能夠取得比其他人更好的成績。史丹佛的棉花糖實驗,證明了「延遲享樂」的重要性,因為真正長久的成功,是要付出耐心、毅力以堅持自己的目標這遍及在人生不同的各個階段與事物上。

    後來根據這個棉花糖實驗,喬辛‧迪‧波沙達(Joachim de Posada)與愛倫‧辛格(Ellen Singer)合著了《先別急著吃棉花糖》一書,發現成功的人,都遵循著幾個「棉花糖守則」:

    (1) 成功的人懂得延遲享樂延遲享樂的意義在於,當你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是什麼,則願意犧牲眼前可以享受的利益,堅持自己的目標,當最終完成目標時,享受到的快樂則會加倍,並且更加珍惜。懂得延遲享樂的人,了解凡事要從長遠來看,不被眼前的小利誘惑

    (2) 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每個人的心中,也許都有一個想要完成的目標,也許是成為億萬富翁、也許是成為頂尖的科學家,但要達到這些目標之前,都必須要付出許多努力,想成為億萬富翁的人,要能在別人花錢享樂的時候,把賺來的錢省下來,再用這些錢滾出更多財富;想要成為頂尖科學家的人,則可能在朋友週末相約遊玩時,必須在圖書館裡多充實自己的知識。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少買一件衣服、少喝一杯咖啡、或是多花點時間讀書進修,因為這些事情比較辛苦,但當你願意延遲享樂,也就是願意開始去做那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時,你就在往成功的路上邁進了

    (3) 說話算話當你願意為了你的目標延遲享樂、並且開始制定執行目標的時候,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必須說話算話,在努力過程中,必須有耐心與毅力堅持下去,就算路上出現了許多可口的棉花糖來誘惑你,也要能夠一如既往的拒絕,繼續為自己的目標努力下去。

    總結「棉花糖守則」的真正祕訣就是:「知道你想要什麼,而且隨時把終極目標放在心上,為了大棉花糖,要不顧一切地付出行動去達成,而不是狼吞虎嚥一路上隨處可見的迷你棉花糖。」參楊念蓁:〈史丹佛實驗論證 想成功先學延遲享樂〉,《Smart智富特刊第1211期》,2012年11月23日。喬辛‧迪‧波沙達(Joachim de Posada)、愛倫‧辛格(Ellen Singer):《先別急著吃棉花糖》,臺北:方智出版社,2006年3月。

 

 

📌全新推出影音版(歡迎訂閱君鑑機構youtube頻道)